新闻推荐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400-880-5582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478号2801单元
业务:400-880-5582
传真:0592-5705863
邮箱:zg@xmzgxcl.com
业务:400-880-5582
传真:0592-5705863
邮箱:zg@xmzgxcl.com
重庆市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2/01/24 点击量: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建管〔2022〕19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动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我委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重庆市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1月21日
重庆市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面对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期,重庆市建筑业围绕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建造方式变革和技术进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工程建造水平稳步提高,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重庆市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建筑业发展历程,明晰未来五年建筑业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本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行业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万亿元,年均增长7.5%,累计实现增加值1.25万亿元,年均增长14.7%。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建筑业拉动就业不断发力,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285万人,约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16.5%。
1.建筑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加大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企业资质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累计新增特级资质施工企业7家,新增一级资质施工企业287家。建筑业企业总计13384家,较“十二五”增加62.3%,其中一级及以上施工企业754家,同比增加14.4%,稳居西部第一梯队行列。2020年,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实现建筑业产值4263.6亿元,完成全市47.5%的产值额,本地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共16家,20亿元以上共32家,龙头企业优势突出,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监理专业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工程监理企业共计138家,相比“十二五”增加38家,其中甲级及以上82家,同比增加21家。
表1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情况 单位:家
图1 “十三五”期间一级及以上资质施工企业数量及增长率
图2 “十三五”期间甲级及以上监理企业数量及增长率
2.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建筑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2020年共吸纳本市农村劳动力100.3万人,占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51.7%。同时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人才素质不断优化,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人才队伍。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注册建造师51418人,注册造价工程师5100人,注册监理工程师4546人。全市共培训建筑工人42.85万人;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3070人,超额完成《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培训1万名农村建筑工匠的任务;发布全国首个装配式建筑工人技能标准,培训装配式建筑工人1434人;培训高技能人才8813人,特种作业人员32260人,检测人员4007人,共发放“安管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83455个。10人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4人获得“重庆市技术能手”,5人获得“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表2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建筑业具备职业资格人员情况 单位:人
3.工程建造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累计编制市级工法621项,并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予以推广转化,已累计应用项目1200余个。地方标准立项268项,编制发布174项,涵盖轨道交通、海绵城市、节能绿建、信息化技术等多个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四新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铝合金模板工程应用面积达3000余万平方米,钢筋加工配送产量规模达50万吨/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迪拜阿拉马克图姆机场等国内国际重大工程项目。市内轨道交通、江北机场T3航站楼等重大工程陆续建设,精品工程数量逐年增加,“十三五”期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7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绿色建筑标准全面实施,截至“十三五”末,新建城镇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阶段执行比例达95.61%,竣工阶段达57.24%,超额完成国家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我市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目标。
4.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受控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稳步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有效遏制了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积极办理群众信访投诉,全市质量监督系统共受理建设工程质量投诉22624件,已办理完毕22615件,按时完结率100%。全面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新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工程签署“两书”覆盖率为100%,新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工程设立永久性标牌和建立质量信用档案达到100%,签署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的工程10372项,设立永久性标牌的工程8497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得到基本遏制,自2017年6月至2020年末,连续42个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工地形象品质不断提升,出台了《重庆城市建设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等系列制度,累计整治施工围挡56.1万延米,安全网换新约975万平方米,裸土覆盖约1043.8万平方米。全面施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及银行代发制度,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省级工资专户管理网络系统,在线实时监测工资专户资金动态及农民工工资代发情况。“十三五”期间,处置农民工欠薪投诉2625件,帮助13.8万农民工解决欠薪25.8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分别下降了63.0%、48.4%和23.9%。
5.大数据智能化融合不断深入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智慧住建云服务平台和行业大数据中心,实现住房城乡建设政务信息系统100%迁移上云,形成约28亿条数据资产,包含工程项目约19万个、企业约2万家、人员约200万人和城建档案数据约3亿条,从设计和施工阶段推动BIM技术项目1381个次。大力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构建了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建成智慧工地3330个。建成智慧工地平台,收集建筑从业人员实名制信息129万条、考勤信息4286万条,通过平台报送处理监理报告9750份,对4.9万条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实施了动态监管,施工过程安全、文明,信息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6.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不断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实施装配式建筑1500余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5%以上。发布《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建立产业培育顶层设计,培育建成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8个市级产业基地。形成混凝土部品部件生产企业16家、年产能235万立方米,钢结构构件生产企业13家、年产能241万吨,内隔墙部品企业19家、年产能2425万平方米的现代建筑产业集群。
7.“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
“十三五”期间,建筑业简政放权成效显著,重庆市纳入住建部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范围。向两江新区下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等行政审批事项权力;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开展部分建设工程企业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实现“一个窗口”接件、出件率100%,“一张表单”落实率100%,审批服务事项及申报材料精简率50%以上,审批时限压缩一半以上。市场诚信监管力度加大,全市所有施工企业均纳入诚信评价体系,同时出台《重庆市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信用管理办法》,有效规范了市场行为。修订《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制定了安全文明施工、分户验收、竣工档案编制等费用标准;出台了建筑安装材料价格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推行施工过程结算、计价依据解释及造价纠纷调解、信息采集发布、推行银行保函方式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建筑领域“一金三制”等制度,编制了2018年计价定额等7部计价依据,形成了专业全覆盖和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定额体系。造价信息服务转向公益性电子服务,免费向社会发布40个主要人工材料价格成本指标,工程造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实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纳政策,推行银行保函缴纳制度,实行“告知承诺制”,“十三五”期间,全市建筑领域累计减免工资保证金284.9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二)存在问题
1.行业建造方式粗放
建筑业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没有完全改变,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能耗高污染、劳动效率低、建筑品质不高。对照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以及高质量发展、生产工业化、建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要求,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本地建筑业企业总数虽大,但高资质企业数量不多。行业“金字塔结构”呈扁平状,底座宽,高度不够。企业业务范围过于单一,竞争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本地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呈现“小、散、弱”特点,本地市场占有率不高。绝大多数轨道、公路、铁路、跨江桥梁等项目由外地企业承揽,对外拓展能力不足。
3.从业人员素养仍需提高
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以未经专业培训而直接上岗的农民工为主,文化水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较低,人员老龄化严重,“用工荒”问题逐渐显现。缺乏既懂管理、又善经营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以及专业技术、高技术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需进一步压实
建筑行业现行制度对企业主体责任规定不够明确,企业违法成本低,特别是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不明确、不落实,存在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任意赶工期、压造价,拖欠工程款,不履行质量保修义务等问题。建设单位投资责任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展。
5.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仍待提高
建筑市场存在较多不规范行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建筑市场各管理环节没有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市场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建筑市场监管不到位,监管手段还需创新和完善,监督治理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
6.高质量发展仍需加力提速
我市建筑业信息化在所有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较少,且缺乏服务建设各环节的线上产业和系统集成,无法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而不用”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对数据价值的挖掘程度不够,智慧化进程较为缓慢。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7.“放管服”改革仍需纵深推进
建筑业“放管服”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营商环境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放权不同步、审批环节多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简政放权还需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效能仍需提高。
二、“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面临机遇
1.高质量助力行业发展新动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筑行业在新形势下,将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建筑业将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基建作为建筑业发展新动能,我国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并指出西部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新格局。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重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十分突出,发展前景广阔。
3.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进
成渝地区共建经济圈,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生态共建和环境共保,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两地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将推进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重庆地区建筑业规模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指引重庆市按照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要求,把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加强本地产业培育,完善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将我市打造成西部建筑产业高地、绿色发展典范。
4.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带来新发展
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找准战略定位,在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中明确战略任务,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水平。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加速推动建筑业创新发展,提高行业科技含量,打造高品质建筑项目。
(二)面临挑战
1.建筑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当今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未来国际形势仍呈现不稳定、不确定状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因贸易摩擦、疫情影响等因素迎来更大的挑战,宏观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建筑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行业要素成本持续增加
工程项目要素成本上升,将进一步压缩施工企业利润空间。劳动红利下降、人力成本增加、供应链限制等因素,将进一步拉高建筑业企业用工成本,压缩利润率,企业经营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3.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建筑业已从增量竞争步入存量竞争时代,仍然存在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现象。在市场竞争中,建筑资质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科技水平不高的企业,其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4. “双碳”目标提出行业发展新要求
当前建筑存量较大,运营过程碳排放占比高,既有建筑存在高耗能、高排放的情况。“双碳”目标直接关系着建筑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对建筑业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传统建造方式难以满足绿色低碳要求,建筑业节能减碳面临重大挑战。
三、“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发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统筹推进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为动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优化行业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市场规模与企业能力发展目标
市场规模效益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增加值突破4000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0%左右。大力培育壮大高等级资质建筑企业,全市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竞争力、带动力得到明显增强。力争到2025年,全市施工特级资质企业达到15家,全过程咨询骨干企业达到60家,工程总承包领域骨干企业达到100家,工程监理综合资质企业达到5家;年产值5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家、3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家、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3家。
2.行业人才及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产业工人规模不断扩大。力争到2025年,完成培养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及技能人才60000人以上。在培养的技能人才中,力争有中级技能等级以上人员占比80%以上。培养一批建筑企业自有工人,建筑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健全。
3.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目标
质量安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取得显著进步。最大程度减少一般事故发生、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持续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不断提升。
4.建造与科技创新目标
全市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建筑技术体系。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17个以上;推进BIM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力争国有投资重大项目及公建项目实现设计阶段BIM技术全覆盖,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工地”建设覆盖率达100%;打造智能建造领域重点实验室不少于1个,发展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于3个。
5.行业治理现代化目标
信用评价体系持续完善,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更加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规则和格局形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监理、造价咨询、检测行业诚信监管实现全覆盖,市场联合监管体系初步构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监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表3 重庆市建筑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四、“十四五”主要任务
(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积聚内生发展新动能
1.引育并重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扶持企业资质升级为抓手,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各区县出台用地指标、用地价格、税收等方面支持政策,引进总部基地或特级企业全资子公司落户辖区;激励外地优质企业中标我市项目后,在渝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培育壮大具有“投融建管营”一体化能力的本地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龙头骨干建筑企业向轨道交通、机场、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领域延伸,试点开展我市龙头骨干建筑企业与外地建筑企业联合建设。
2.帮扶企业资质升级
积极出台政策,支持特级资质企业全资子公司、诚信前百总承包企业、装配式企业、科创型企业直接匹配相关二级总承包或二级专业承包资质。支持具有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企业,直接申请相应的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工程监理专业甲级资质。支持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直接申请同类别或相近类别的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工程监理专业甲级资质。
(二)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1.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
引导建设单位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促使企业发挥在资本运营、建筑设计、物资采购、技术应用、施工管理等一体化方面的资源配置作用,提升全过程综合承包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政府投资项目、装配式建筑和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工程项目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完善适应工程总承包发展的工程计价和工程管理等配套制度。
2.发展全过程咨询服务
促进工程咨询行业的业务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协调机制,推进项目管理服务集成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支持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项目管理、投资决策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民间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根据项目规模和特点需要,依法选择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
(三)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加速建造科技创新
1.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健全住建领域科技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引导行业加大研发投入(R&D),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研发资金向成绩突出的单位倾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政产学研”融合发展,鼓励行业联合承接国家重大研发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成一批新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构建先进适用的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定绿色建造、工业建造、智能建造等地方标准,支持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川渝标准跨区互认。
2.加快关键建造技术攻关
研究适宜重庆地区的绿色低碳建造技术体系与评价管理机制,开展碳排放核查核算、绿色施工、绿色低碳建材的创新研发。研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开展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工业化装修、智能化检测等技术研究。研究智能建造共性关键技术,实施BIM正向设计技术研究,建立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的协同能力和数据传递模式,开展智能生产线、智能设备装备等技术研发。
3.搭建建造体系创新平台
支持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设置智能建造专业学科,打造智能建造领域重点实验室,推进质量检测系统、智能施工装备建筑机器人等研发应用,培育一批本土复合型技术人才。支持高端互联网企业发展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程建造云服务,实现建筑材料、工程软件等建筑产品的在线推荐和采购,带动行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科研院所创建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持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孵化培育现代建筑头部企业。
4.强化大数据智能化赋能
加快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智能建造。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建立BIM数据、物联网数据等基础数据汇集机制,拓展“CIM+”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智慧社区等领域的应用。推广BIM技术在设计、施工等环节的集成应用,打通工程建造全生命周期数据通道,推动基于BIM的图纸审查和工程交付。打造装配式建筑项目监管平台,建立生产、运输、施工等全程质量信息追溯制度,实现预制构件的信息共享。全面推动智慧工地建设,着力智能施工装备、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工程安全、工程进度、环境保护、工程质量等方面推广无人机、激光三维扫描、人工智能算法等智能化先进技术,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
1.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
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产业生产产能和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科学布局产业基地、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全力构建名企汇集、上下贯通、集约集聚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重点发展部品部件生产、智能化工程设备制造、机电管线集成、智能家居、工业化装修等产业,形成门类齐全、布局科学、供需平衡的产业链条。引导渝北、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永川、丰都、南川、垫江等区县(开发区),系统构建现代建筑产业链。
2.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
推动现有政策落地实施,加大新型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高装配率技术体系、工业化装修技术体系工程应用项目试点示范建设,积极推动工业化预制构件产品在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综合管廊、人行天桥等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市政工程项目全面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3.提升装配式建筑企业实施能力
合理引导选择装配式建筑技术路线,推广集成化标准化设计,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和协同设计,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益。加强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技术问题研究,支持装配式建筑采用以设计、施工、生产一体化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构件生产企业参与实施工程总承包,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
(五)大力发展绿色建造,推动建造方式低碳化
1.推行绿色建造方式
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落实绿色建筑强制标准实施。推动星级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至少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加大绿色节能建筑发展,推进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推动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再利用。强化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加快推动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制度。
2.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程示范
探索制定全市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线图,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碳达峰、碳中和专项制度,完善顶层设计。谋划重点项目,重点谋划一批有利于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应用示范工程,开展超低能耗、低碳(零碳)建筑工程示范。完善建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改造过程中碳排放控制标准、技术及产业支撑体系,推动建筑行业低碳发展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
(六)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1.夯实参建单位主体责任
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以落实《重庆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质量安全首要责任管理规定》为切入点,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公示质量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纳入质量终身责任档案。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和参建各方的履约管理,强化施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督促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监理单位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强化勘察、设计、检测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健全质量安全治理体系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五方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公示制度,完善工程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的查处通报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和处罚。完善《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要点》,针对性地对质量常见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治理。修订《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推进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完善质量保险体制机制,培育发展优质的质量风险管控机构,推动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创新。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深入贯彻落实工程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严格落实“日清周进、周清月进、月清季进”的工作机制,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在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施工阶段严格落实关键节点的风险管控实施指南。进一步落实《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完善安全专家库,健全我市危大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完善危大工程管理系统。研究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投保理赔事故预防机制。
3.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对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和“飞行检查”,持续开展开裂、渗漏、空鼓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加强工程监理行业监督检查,严格核查监理单位违反“十不准”行为。严厉打击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工程检测数据真实有效。持续开展建材行业专项检查,强化商品混凝土质量信息化管理。加强质量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创新质量监管模式,推行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引入公众监督机制,试点“工地开放日”制度。
持续开展集中执法行动、大督查大执法和建筑起重机械、消防安全、轨道交通工程、“两防”专项整治等专项检查。持续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编制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方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加快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大力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创新成果。扩充安全监管队伍,强化安全管理行为动态监管。健全新型安全监管机制,完善跨领域跨部门联动执法、协同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
(七)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优质行业发展环境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始终以企业群众满足感为评判标准,聚焦改革中的堵点和卡点,持续推进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以迭代审批系统功能、清理审批服务事项、优化审批办理流程为抓手,实现委内审批事项时限再压减,确保办理时限压减率达三分之二以上。深化办理建筑许可改革,对标一流和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要求,优化联合验收方式,聚焦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改革措施,持续提升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水平。积极探索逐步扩大小型低风险类政策覆盖范围,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审批、安全生产许可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行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电子证照。会同审批服务中心探索专职代办服务,在全市各区县工程建设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代办服务专区,对世行关注的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实施无偿代办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2.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严格实施本市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和市外企业入渝信息动态监管,统筹开展资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创新项目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边界,构建以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为基础的项目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体系。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差异化监管,完善日常动态监管和执法衔接机制,提高精准执法和服务水平;鼓励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依托智能建造、智慧工地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施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监管效能。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层级考核机制,提升监管队伍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3.深化工程造价改革
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逐步弱化编制发布预算定额,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完善我市工程量清单计价和计量规则,形成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特征描述、计算规则和计算口径;探索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市场化改革。深化工程计价依据改革,以服务工程全过程为目标,优化编制概算定额、投资估算指标;编制市场计价参考的消耗量定额,引导和鼓励施工企业编制企业自身计价依据。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监测,采集和分析工程造价成果文件数据,实现对工程造价数据的深度挖掘,研究按工程类型、建筑结构等分类发布不同层级的工程造价指数指标,加快建立我市工程造价数据库。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多元化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深化合同履约管理,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推行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制度,切实防止和解决拖欠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维护建设各方合法权益和建设市场和谐稳定。
(八)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培育人才队伍专业化
1.培育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队伍
深化建筑劳务用工改革,出台承发包、税收、保证金等激励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动专业作业企业、装配式建筑企业和总承包企业按各自特点建立自有工人队伍。完善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及评价考核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的技能提升机制,引导建筑企业通过采取购买服务、岗前培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建筑工人基础数据信息,强化对建筑工人从业质量的管理,建立全市建筑工人信息数据库,建立工人档案,实行实名制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工会组织作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人才评选,改善建筑工人社会地位和社会福利。
2.加强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建筑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推动建筑企业及关联产业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对接高等院校实行定向培养。依托高校建立国际化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设计、工程施工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表彰机制,发挥优秀建筑企业家带头作用。积极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强化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人员培训,培养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队伍,努力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提升执业地位。
(九)加强川渝建筑业合作,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1.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筑产业协同发展
积极探索建立成渝地区住建领域区域联盟、市场联盟、院系联盟、协会联盟、专家联盟,推动行业领域中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做强做优川渝建筑产业。一是共同培育产业,积极争取将建筑产业园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产业布局,探索合力建设川渝建筑产业园区;二是共同支持市场主体,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抱团发展;三是共同拓展市场,搭好平台、共同行动,积极开展推介会,对外拓展市场。围绕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双方工作协同,建立更加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深化泸州永川等川渝地区住建领域合作,助推川渝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川渝合作为示范,促进与其他区域的建筑业合作发展,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打破市场壁垒。
2.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筑业“放管服”改革
促进成渝地区建筑业服务联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建系统建筑业管理政务服务等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推动监管联合,推进成渝地区住建系统协同监管,实现违法线索互联、处理信息互通。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追究联动机制,协助对方清欠维稳工作联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打破市场壁垒。加强信用联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认可本地企业在对方行政区域内获得的省级奖励和表彰。实现数据联网,开放建筑业管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成渝双方互配建筑业管理政务系统查询权限,为两地住建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提供支撑。强化审批联动,双方互相配合审批过程中的业绩核查、人员资格检查等事宜。创新成果联享,加强经验交流,共同创新改革举措,建立“放管服”改革最新政策措施、亮点做法互通机制。
(十)积极拓展外部市场,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
1.提高建筑企业对外承包能力
利用中新互联互通合作平台,积极发挥我市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作用和功能,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潜力较大的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国内大承包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合作“出海”,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独立承揽工程项目,并提高属地化经营水平,实现与项目所在地区和国家互利共赢。
2.加强建筑企业对外开拓扶持
加强与其他省市区战略合作和交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我市在外地经营建筑企业的服务,探索在输出较多、市场潜力较大的省市设立驻外办事处,加强与外地建设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维护企业在外合法权益,为企业拓展市外市场提供服务和帮助。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区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压实属地责任,组建专班,明确工作任务,及时研究建筑业发展形势,强化建筑业运行调度,探索开展建筑业年度发展研究评估。
(二)强化制度保障
各区县、有关部门按照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督促属地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经济信息、人社等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协同推动政策落地、措施落实。
(三)强化科技创新
各区县、有关部门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支持力度,制定推进建设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
(四)强化帮扶激励
各区县大力扶持企业资质升级,对晋升特级资质企业,获得国家级奖项以及产值、纳税达到一定数额的本地企业,鼓励由财政给予奖励。切实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将外地优质企业“引进来”。
(五)强化对外合作
持续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依托“智博会”、“川渝住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建立国内外建造交流合作机制。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市场调研,为我市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合作等提供服务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