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推荐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400-880-5582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478号2801单元
业务:400-880-5582
传真:0592-5705863
邮箱:zg@xmzgxcl.com
业务:400-880-5582
传真:0592-5705863
邮箱:zg@xmzgxcl.com
《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出台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量:
日前,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宣贯会举行。培训主要围绕《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出台背景、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计划、指标详解、保障措施、配套文件等内容进行宣贯解读,结合江门市装配式建筑的监管模式,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行质量监督要点分析及经验分享。
据了解,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革新,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与普通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生产、安装、抗震等方面优势明显。江门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提高市民居住质量等一举多得之效,还可助力于“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专项规划》提出,2020-2025年江门装配式建筑发展多项目标与阶段性任务,建立多方位指标体系。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末,江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35%以上。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传统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噪音和建筑扬尘、粉末、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趋严峻。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报道:江门未来5年实现35%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已出台
近日,《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出台,江门举办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宣贯会。会上,江门市住建部门对文件出台背景、工作要求、措施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并结合江门市装配式建筑监管模式,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行质量监督要点分析及经验分享。
宣贯会由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开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建邦杭萧装配有限公司等承办,全市各区建设主管部门、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房产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监理、咨询等单位近300名技术负责人参加。
目标:明年装配式建筑要占20%以上
“装配式建筑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江门市住房城乡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普通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生产、安装、抗震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助于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提高市民居住质量。”
《专项规划》提出,2020-2025年期间,江门将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由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主导。短期来看,江门市将推动装配式建筑成为该市主要建设模式之一,到2021年末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
远期目标则是着力提高装配式建筑覆盖面,基本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良好工作局面,推动装配式建筑成为江门市主要建设模式。到2025年末,江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着力打造不少于5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成不少于7个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具有现代化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队伍。
“此次宣贯会对我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江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局将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机制和环境。
现状:截至去年年底仅有两个装配式项目
从目前来看,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占比不高,提升空间较大。《专项规划》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江门市仅有2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分别是52号地块建设项目7#楼和江门新会骏凯豪庭二期18号住宅楼。整体而言,江门市有部分工业厂房、集装箱改建酒店、临时性住房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和混凝土部品部件,但装配化水平不高,未经过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的认定。
“不只是在江门,目前省内多数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比都不高,主要因为目前装配式建筑量较少,建筑成本相对较高。”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曹大燕认为,“但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未来建筑成本将有所降低。”
对此,《专项规划》也提出,随着人力成本增长,建筑业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将减弱。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将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以及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